2016年12月19日,宁波江北区在“北外”举行研究课和评课活动,应郑瑄邀请,罗增儒教授评课并作了讲座。
罗增儒教授简介
罗增儒,男,汉族,1945年1月生,广东省惠州市人,三级教授,课程与教学论(数学)博士研究生导师。1962年从惠州一中考入中山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,毕业后在陕西省耀县水泥厂当过矿山职工(10年)和子弟中学教师(8年),1985年底调入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。曾先后担任陕西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、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、陕西省数学会常务理事、陕西省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、西安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、《数学教育学报》编委、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、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首批高级教练。1994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高师优秀教师奖,2011年入选“国培计划”首批国培专家。
罗增儒教授坚持教学、科研平行发展,已为本科生开设了7门课程;为研究生讲授了3门课程。培养出硕士毕业生53人、博士毕业生6人。已在《教育研究》、《数学教育学报》、《数学通报》、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》等30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400余篇,被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》全文复印60余次(1983-2016)。在多家出版社出版了《数学竞赛教程》(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3年)、《怎样解答高考数学题》(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4年)、《怎样解答中考数学题》(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6年)、《数学解题学引论》(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7年)、《数学的领悟》(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7年)、《直觉探索方法》(大象出版社,1999年)、《中学数学课例分析》(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1年)、《数学教学论》(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3年)、《零距离数学交流》(广西教育出版社,2003年)、《数学教育概论》(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4年,参编)、《竞赛数学教程》(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5年,参编)、《中学数学解题的理论与实践》(广西教育出版社,2008年)、《高中数学解题阐宗》(黄河出版社,2010年)、《中学数学竞赛的内容与方法》(广西教育出版社,2012年)等书10多本。曾多次参与中学数学竞赛和数学高考的命题工作,已为初中联赛、高中联赛和冬令营提供了21道正式试题。主要工作有3个方向:
(1)数学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——形成“示范教学法”,实践“案例教学”。(2)数学解题论的基础建设——提出了“数学解题理论”。
(3)数学竞赛学的基础建设——搭起了“数学竞赛学”的一个理论框架。
罗增儒教授的工作曾获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次,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次,省级优秀教材奖1次:
(1)示范教学法(1989年),高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。
(2)奥林匹克数学学科建设(1993年),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,省级一等奖。
(3)着眼数学素质服务基础教育——数学高考解题理论的建设(1995年),高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(4)试办教育硕士学位的实践与探索(1999年),高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(5)数学教学论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(2003年),高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(6)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教材(2007年),陕西省高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。
(7)构建西部教学团队、深化数学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、积极服务基础教育(2009年),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这么高大上的人物以前只在照片中见过,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,好生激动。
执教者方学士,执教课题是《三角形分割n个等腰三角形》,从特殊三角形到一般三角形,从n=2到n=3,再到n=4,直到n为任意的正整数。
罗教授将点评和讲座合二为一,对方老师的课很是赞赏,主要作了探究性学习和组合几何两个方面的介绍。
许多慕名前来的老师,济济一堂,600多人的音乐厅座无虚席,有来自于宁波各地的,有来自于嘉善的,有来自于……
罗教授说,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有:
(1)创设情境;
(2)启发思考
(3)自主(或小组)探究
(4)协作交流
(5)总结提高
教授还指出探究性学习的优势和劣势。
主要优势是:
- 有利于发挥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神;
- 通过探索得来的知识记得牢、用的活,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;
- 有利于培养能力,发展智力.
主要局限:
- 费时、进度不好掌握,在课时比较紧张得时候只能够选择性应用.
- 比较适合小班教学,在大班级中实施有难度;
- 知识的系统性较难保证;
- 对中差生较难适应.
讲座中教授还提及研究性学习与讲授法的关系
讲授法以教师的系统讲解为主,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提问,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,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、基本技能,促进知识内化,形成新的认知结构.
主要优势:系统性强,经济高效,便于接受,是使用其它方法的基础
主要局限:教师主动、学生被动;利于知识掌握、无助能力培养;反馈功能弱;不利于因材施教;缺少体验.
教授总结道:
历史上是先有探究学习后有接受学习.讲授法不是万能的,没有讲授法是万万不能的.
在评课中教授提到了等边三角形5分割:
在讲组合几何时,教授展示了一道很有意思的题:
圆周上有n个点,两两连线无三线共点,将圆面分成了几块互不重叠的区域?
我们一一列举发现:设n个点时区域数为a_n,则当n=2时,a_2=2,当n=3时,a_3=4,当n=4时,a_4=8,当n=5时,a_5=16,于是有理由猜想a_n=2^{n-1}.
但却是错的。事实上
a_n=C_n^4+C_n^2+1=C_{n-1}^4+C_{n-1}^3+C_{n-1}^2+C_{n-1}^1+C_{n-1}^0=\frac{1}{24}(n^4-6n^3+23n^2-18n+24).
这是一道说明猜想不能代替证明的好例子。
在与罗教授个别交流时,罗教授还说: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不一样的,研究性学习是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参考,没有经验可以依托,是用数学研究实际生活里的问题,如方老师的课是探究性学习。
我问:我以前要求学生测量校园外的建筑物高度,不能出校园,工具不限,是不是研究性学习?
答曰:正是。
罗教授平易近人,谈吐风趣,只要问数学问题,总会给出权威的解答。他将自己水泥厂当矿工后从事数学教学比喻为:
好比是久别祖国的老华侨回到了故乡,好比是结束戎马生涯的老将军获得了第一次爱情。
足见老教授对数学的深爱。教授说初当老师期间,订阅了中国所有的数学杂志,每年订杂志的钱达到400多元,相当于几个月的工资,大多数的数学知识都是自学的,和华罗庚一样是自学成才的典范。而教授自喻是向全国老师学习的。
在去外滩途中,教授坐在副驾驶位,一定要系安全带,我说宁波这个位子不系也没关系,教授还是系上了,足见他的严谨和规范。
罗增儒教授曾说过:“解题好比是在黑屋子里摸东西,我们一会儿碰倒椅子,一会儿碰到桌子,好不容易摸到了目标物,然而解题远没有结束,此时我们应该拉开屋子里的电灯,看清楚屋子里的东西”。
餐桌上教授风趣地说:“一些人学数学是被领进门的,但门是什么样的都没看见。有一些门都没进,但却清楚看见了门内的所有东西,就是碰不着”。
我窃思,一定要追随教授的足迹,将数学进行到底。
学习标兵,珍贵记忆!
黄老师 ,我也出版了一本《且行且思—我的数学实践与探索》,感兴趣的话我们交流一下?
多才多艺的黄老师,值得敬佩
黄老师不但数学教学强,而且攝影技术和生活色彩值得敬佩。更正一下,我的数学教学不是自学的,而是向全国老师学的。